Google Adsense

2013年3月19日星期二

[转载]历史篇(大马)~《追溯馬來亞華裔先贤奋斗史》第三章





《追溯馬來亞華裔先贤奋斗史》第三章:
英殖民政府分而治之,华裔开始扎根兴学

文:张丹枫 Zhang Danfeng
图:邓珺心 Junn Xynn

上文说到,私会党的壮大,令英国殖民地政府非常不舒服。不断花心思企图分裂私会党,削弱他们的力量;而初次南来的中国人,往往必须接受被私会党欺凌的命运。

根据史载,私会党后来竟分成两大派系,一为义兴,一为海山。这两大派系吸纳不同省籍的人士,且以拉律(即今太平)的暴乱为最严重的冲突实例。

霹雳的暴动也称拉律暴动。拉律以产锡闻名,起初归《海山》党人开采,首领是郑景贵,地盘是在吉利包矿区(即今太平监狱地)。另外,在太平甘文丁,则归《义兴》党人所发掘,首领为苏亚昌。

两党之间为利益而争斗不休,兼之籍贯互异,苏亚昌领导的《义兴》属粤之四邑:集结了来自廣東省江門、珠海、新會、台山、開平、鶴山、中山、佛山、順德、东莞,广州、肇庆、番禹等地的番客,即广东帮。

郑景贵率领的《海山》属闽南五县:结合了来自福州,漳州,安溪,永春,厦门等地区的番客,即福建帮。 

义兴帮与海山帮之间所引起的首次暴动发生于1862年,继之1872及1874年再发生第二及第三次暴动。

私会党鼓起暴动之前,已断续在各地发生暴乱,如新加坡、槟城、马六甲以至砂劳越,例如新加坡1851年的大暴乱,起因于私会党不满一些华人改奉天主教,结果造成500人丧生。槟城于1867年也发生在三合(义兴)与督公(大伯公)之间的殴斗,竟展开十日大械斗,使全市陷于瘫痪。 

然而最为重要者是拉律的第三次暴动,终于启开英殖民政府干涉联邦内陆的序幕。著名的邦咯条约就是于1874年签署的,英国的参政司制度于是逐一推进马来半岛内陆。

私会党的政治意识是随着首领而发展的,他们曾反对英国的施政,也抗拒任何对他们利益的约束,更建立了自己的小王国。 

但是狡黠的英国统治者,在这方面是随机应变的。当无法镇压时,便采取拢络手段,例如义兴党和白旗会(WHITE FLAG,由马来人及印度人组成)的领袖陈亚炎被委为甲必丹,而海山党三合会首领郑景贵,也同样出任甲必丹。他们之间既是敌对,但在拉律事件后,也有合作的地方,在霹州议会上为华人利益据理力争。 

甲必丹亚贵(郑景贵)和陈亚炎,身为华人社会的代表人物,自从出任甲必丹之后,都肯把大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这二位旧敌表现出一种令人仰慕的特性。

自从两党纠纷媾和之后,他们反而变成亲密朋友。据知,陈亚炎后来成为郑亚贵第四子的契爷,这个孩子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郑大平。 

尽管私会党存在着违反法律乃至不良的记录,到了1877年被政府控制其活动,但私会党并不因此而绝迹。在19世纪下半叶,仍然在政治潮流的冲击下,表现其不定动向。

不过,在华人社会的公开影响之下,私会党已经渐渐式微,由合法的华团组织取代了。综而观之,私会党当时的政治潮流不是倾向西方的,因此他们与英国的合作除了保护既存的权利外,领袖更想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 

一般而言,他们继承了旧中国的传统和宗教。譬如槟城海珠屿的大伯公张理,即被认为是最早来槟的华人,因此拜神成为华人思想的重要部份,封建的意识十分浓厚,同时也由于华社自成一体,对于街道的命名也与英文的意思截然不同。 

接受感召效忠清廷 


由此可以想像,他们是在英国的殖民地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社会。不过,他们已缺乏反清复明的政治意识,现实主义已经取代他们对于理想的追求。

尤有进者,加上赌博与抽鸦片大行其道,华人的思想即被麻木,而对政治显然不热忱,除非是关系到切身的利益,才起而反抗。利益的冲突和争夺,及对工人的剥削已使私会党变质,而在后来的社会发展中,成为一种绊脚石。 

不过,这些私会党也不完全对政治没有意识,尤其是担任首领的,或多或少存有对中国的关心。郑景贵是其中一个例子,他在发迹后,偶尔返回家乡,捐输救济中国水灾及战争救济金。他是在李鸿章提督指挥下的法越战争时期捐献的(清廷支持越南,以阻止法国威胁中国安全)。满清政府为酬答他的捐献,特封赐予二品官衔头。这又显示早期的华人领袖,有部份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清廷的。

1877年,英政府任命白麒麟(WALTER ALEXANDER PICKERiNG)为华民护卫司,是为英人直接干预华人事务之开始。华民护卫司亦为社团注册官。

1882年危险社团法令生效后,白麒麟宣布海山公司为非法组织。1889年社团法令通过,1890年,海峡殖民地政府援引新的社团法令,封闭所有华人私会党组织,并将一部份私会党徒驱逐出境,所有的社团必须重新登记才能公开活动。 

同时,就在英国设立华民护卫司的同一年(1877年,即光绪3年),清廷也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为胡亚基。1890年,清廷接着在槟城设领事馆,首任领事为张弼士(张振勋)。领事馆的设立意味看清廷认定当地的华人是它的子民,因此有受保护的必要,而在这方面与英国的华民护卫司制度起了冲突。 

因为英国认为,住在马来亚的华人必须接受英人的统治,无其他势力可以在殖民地施行治外法权。英国坚持不让清廷对华人产生政治影响,只是允许通商的连系,以致两者关系不能协调,且演变成一种政治对抗。但是,鉴于华人的倾向,清廷在唤起华人对中国的关心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一个实例,是一位新加坡富商陈金钟独捐4000元,给清廷作为救济饥荒基金。 

很显然的,清廷最后对英国人妥协,只委当地人出任总领事,而不是由清廷遣派,这进一步激发马来亚当地华人对清廷的效忠。

虽然是住在英国统治的地方。这种通过领事馆的活动,使清廷占了优势,尤其是在政治意识的灌输,尽管当地的华人服膺于英国的法律。从华文教育和华文报业的发展,即可见诸一斑。 

在当时清廷的政治思潮影响下,华人对文化和教育乃告热心起来,虽然于1729年,清代雍正年间,槟城设有一所五福书院及1888年(光绪十四年戊子)又设一间南华义学,但属于私塾性质,学校规模尚未形成。 

第一间的正规华校,当推建立于1904年(光绪卅年)的槟城中华学校,接着雪州有尊孔学校,霹州有育才学校,此风一开,全马各地纷纷兴学办校,教育风气至为蓬勃。华文教育于是在马来亚这片土地上萌芽,并茁壮成长。从此以后,马来亚华文教育的火炬,再也没有熄灭过。


请看下回:支持清廷还是支持革命?海外华人左右为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