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dsense

2017年5月31日星期三

[转载]国际篇~ 一带一路,带出什么思路?




一带一路,带出什么思路?



发布於 2017年05月13日 • 

一带一路不是凭空想像出来的,其出炉是建立在之前的经验总结上。对一带一路的渊源进行梳理是一个值得做的尝试,一来可以瞭解制定一带一路的背景,二来可以一窥当中思路。

迄今,中国当局不曾解释一带一路的出炉背景,从中方媒体得到的资讯是为了重拾丝绸之路歷史遗產、经济转型和对抗奥巴马的重返亚太战略才推出一带一路战略。西方侧重于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输出过剩產能和资本,以及旨在掠夺外国资源的损人利己战略。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中国智库界已在討论西进的问题,西进战略被称为西部大开发,不过所谓西进意指进军改革开放后忽略的新疆、陕西、四川、西藏、贵州、云南和广西等等省份,未有跨出国境,进军中亚的战略佈局。

开发西部困难
中国西部省份的特点是土地幅员辽阔,人口比东部稀少,地理环境恶劣,水利资源丰富,油气矿资源不多,而且是中国与动盪的中亚和南亚的主要连接。
中国认识到开发西部的重要性,惟其面临的困难超出原先的估计。中国西部向来与东部的连接不足,即使投入空前的资金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高原和沙漠仍是阻挡东西部进一步紧密连接的拦路虎。

事实上,比之东部,西部与邻国的连接更方便。若考量了运输成本问题,西部生產的商品销往邻国,比运往东部有更多的利润。开发西部需要油气等能源,而透过邻国如缅甸和哈萨克获得能源,比从东部更容易和廉宜。
打通了西部通往邻国的连接,西部大开发才能持续走下去,否则西部大开发將会陷入困境。但是,西进的界限在哪里?

利益作为边界
中国战略界曾提出「利益边疆」的说法,即中国无疑是世界大国,不能以实际的地理界限为中国划界,应以利益作为中国的边界。只要利益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的边界,故称之为利益边疆。然而,单纯以利益来划界將是漫无边际,无法集中投入资源和缺乏焦点,对政策的擬定极其不利。

寻找西进的边界是经过精密的计算,主要以战略机遇、安全挑战、能源和经济利益为考量。

首先,东边遭到以美日为首的力量封堵,且广袤和人口少的太平洋无法提供任何机遇。其次,世界上最丰富的能源资源在中东和中亚,而拥有巨大人口资源的东南亚和南亚,也是极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其三,欧洲是世界上最发达的技术、金融和市场之一,且相对于美日,欧洲不把中国当成是战略敌人。

所以,欧洲应成为西进的边界。之后,把从西边获得能源、市场和技术的战略计划冠以一带一路是水到渠成之事。此外,任何跨国战略计划皆必须考虑地缘政治因素。

控制心臟地带
英国地缘政治大师麦金德在百年前曾说过:「谁控制了东欧就控制了心臟地带;谁控制了心臟地带就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控制了世界。」麦金德把欧洲、亚洲和非洲比喻为世界岛,而世界岛的心臟地带则在西起伏尔加河至东边长江,南起喜马拉雅山麓至北极的广袤地区。此心臟地带有最丰富的资源和人口,故掌握此地带的国家將可称霸全球。

麦金德的心臟地带学说深刻地影响了后代多位战略家,美国总统里根于1988年曾说,美国的国家利益就是防止某个敌对国家控制心臟地带。

麦金德提出心臟地带论述时,没有关注到尚有其他因素促成霸业,例如政治、经济和效率。所以,即使前苏联曾一度几乎控制全部心臟地带,但因政治制度无能和效率低下,最终也不曾控制世界。

把一带一路摊在地图上看,属于心臟地带的中亚和俄罗斯只是一带一路的路经和提取能源国家,不是重点经营国家,焦点仍放在欧洲。

有两个可能解释,一是避免直接进入俄罗斯的影响圈——中亚,进而引起俄国的反感,二是避免被美国詮释成中国企图透过一带一路联动心臟地带,进而引来美国的反制。

输出中国模式
对一带一路的一般认知,是中国输出高铁和基础设施,更特別青睞承包和运营外国港口和港务。这其中並不含什么秘密,中国也没有掩饰企图依靠这些进取,来打造全球物流网,把中华淘宝升级成全球淘宝。

一般人以为一带一路输出的是中国过剩的產能,而学术界则看到其输出的是中国模式。目前,针对中国模式的討论和分析仅流行在西方学术界,中国官方不热衷討论或使用中国模式等字眼。那何谓中国模式?

在学术界,中国模式也被称为北京共识,与当今流行的华盛顿共识对立,前者被认为是威权政体和国家资本主义的结合,后者是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展现。中国模式也可说是输出中国標准,包括输出科技標准如网上支付、经济標准如有为政府比市场无形的手更能带动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標准如一个有效解决问题的政治制度,比乱糟糟的民主制度更能响应未来要求。

获推广备受关注
当一带一路继续推广和普及到更多国家,就会有更多的国家看到除了静止的基础设施,还有活跃的中国模式。

无疑,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战略,成功到连美国都不知道要如何回应,不想支持,但又找不到理由反对。其带出意义当中,以中国模式获得推广备受关注。
多年后回头看,若中国真的在2030年前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强,除了特朗普採取孤立主义和美国犯下一系列战略失误的被动因素之外,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主动出击的积极战略应被记上一功。







资料来源: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196369



一带一路背后爭议

发布於 2017年05月6日 • 

一带一路背后爭议


歷史上曾有数个跨国经济合作或援助计划,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马歇尔计划、苏联为反制马歇尔计划而提出的莫洛托夫计划,近代的则有日本提出的「自由繁荣之狐」,接著是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

前三个计划的共同点是对享有共同意识形態和价值观的国家施予经济援助和进行经济合作。

最终马歇尔计划取得巨大的成就,即促使欧洲的经济復兴;莫洛托夫计划演变成欧洲共產阵营的经济互助会,並隨著苏联解体而结束;自由繁荣之狐则后劲无力,不了了之。一带一路不谈意识形態,只谈实际的经贸合作。

两大解读阵营
无论你喜欢与否,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政府最佳的创新和品牌,其成长气势和受欢迎程度是空前的,其参与国数量和规模,均超越了歷史上的马歇尔计划和莫洛托夫计划。据最新的资料,即將参与今年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会议」,计有28位国家领导人、50多位国际组织负责人和100多位各国部长。

然而,对于一带一路的解读,在马来西亚则分成两大阵营,一派以商人、政府和中华胶为主,全力认同和毫无无保留欢迎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是有別于华盛顿共识和已失败的共產计划经济的发展道路,属于第三条道路,可透过优先发展基础设施,进而带动发展中国家发展实体经济和获得受惠;

另一派则以接受西方大学教育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为主,带著疑虑和质疑的眼镜看待一带一路,並认为这是中国新殖民主义和重商主义的象徵,企图以输出资本和过剩產能给全球,隨之而来將是被剥削、沦为中国產品的倾销市场和成为负债国。

我们认识中国吗?
两派的二元对立是如此的显著,但哪一派观点是对的?还是两派都对?抑或两派皆错?为何除了两派之外,没有第三方的解读?针对该诸多疑问,我以为这与我们有多瞭解中国息息相关。

当代中国已经不是大家所熟悉的中国,其变化之快和之巨远超眾人的固有思维。当你以为中国街道不安全和生活水平低的时候,殊不知走在中国街道比我国更安全,中国多个沿海省会的生活水平已超越吉隆坡。二十年前,马来西亚人嘲笑中国人没有手机;十年后,马来西亚人继续嘲笑中国人只会山寨別人的手机;今天,当中国的华为、Oppo和Vivo已崛起为世界手机大企业,喜欢嘲笑他人的马来西亚人却始终连一部像样的国產手机都拿不出来。

这是物质的成就。至于非物质成就,除了政治路线被禁止公开討论之外,中国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司法、社会和民生制度改革的討论程度非常炙热,而且每一年都有改革方案落实。相对自由的我国,主体社会却仅热衷討论宗教课题,除宗教之外的改革议题备受冷落,改革步履蹣跚。

为了掌握当代中国快速变化的面貌,部分人依赖西方和港台媒体的报道,部分人则完全依赖中国媒体,部分西方大企业总裁、首席执行员甚至订阅中国党刊《求是》杂誌来瞭解中国当局执政思路。单纯依赖中国或西方媒体来瞭解中国,皆宛如盲人摸象,无法得出一个全貌,前者著重党政宣传,后者聚焦中国党政弊病。

要客观地评估中国,无可避免需要阅读两方的文章,然后再得出一个平衡的观感。问题在于,除了学者,有多少人有如此多时间和雅致去阅读两方的资料?同理,要瞭解一带一路,就必须看各方的材料,甚至最好能与一带一路的始作俑者对话。

中国智库兴起
最早可以追溯的一带一路发表者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秋天在访问中亚时首先提出一带一路的字眼。之后,在习近平本人的大力推动下,一带一路上升成国家大战略,进而成为当今最火红的国际合作项目。

可以肯定的是,一带一路不是突然横空出世,其形成是建立在以往的外交和商贸战略实践总结之上,后由习近平拍板採纳和推行之。那么是谁设计一带一路战略?

迄今,中国政府仍未透露一字半句到底谁是一带一路的始作俑者。有臆测说,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寧(也是復旦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是规划者。今年一月中旬,在復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潘伟杰教授来马谈一带一路的讲座会上,我曾询问潘教授谁是一带一路的设计师和復旦大学有否参与规划,得到的答案是习近平本人。
除了美国,中国是世界最多智库的国家,目前有435家智库(马来西亚只有18家),其中6家被列入2016年全球智库综合排名100强之內,计有中国现代国际关係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

集体创作成果
这些智库日以继夜为中国的大战略把脉和出谋献策,同时积极使用二轨管道与外国专家接触和综合资讯,中国政府则定期与智库举行调研以获得回馈。因此,我以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党內外智库的集体创作,多过于是个人的创作。

跟隨西方继续否定一带一路,只是在逃避其取得的成就,而过于吹捧一带一路则会陷入大跃进的陷阱。质言之,必须客观地承认一带一路的成绩,以及检討其不足之处。探討一带一路也包含討论中国国家利益观、地缘政治和中国模式的输出,而这会另撰文討论。

资料来源: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s/19545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